止舟 发表于 2014-11-28 00:24:08

悲而不哀的“四十九日祭”

       這是一首中國抗戰歷史的悲歌,是悲憤之歌,是悲憫之歌,而不是悲哀之歌。悲憤,是對殘暴的侵略者的;悲憫,是對淒慘犧牲的同胞的。如何把國仇家恨之情,通過亡魂來向世人訴說?可以想像這是一首挺難唱的歌,一是半文半白的詞,二是旋律刻意的幽渺,很難把握輕重;更難的是如何在極輕的基調上表達那種沉痛和忍隱的憤慨。不得不佩服韓老師細膩而很有層次的演繹(例如,副歌兩次輕唱再兩次重唱共四次不同力度的把握,以及情深細緻的結尾)。
      要聽懂歌曲的潛台詞。對於中國人來說,事情本身的敍述(主歌部分)就是控訴;副歌前三句 “望重生,望重生,鳳凰追桐芳”就代表著民族的寄託和奮起,通過亡靈自白的形式道出,讓人傷痛之餘,更有一股熱血在翻湧。
       副歌末兩句“眾生還故鄉,江山碧透沐春陽”, 既是表達死者的遺願,也是生者的寄望,可謂天地同泣,悲憫之至!
      這首歌多聽幾次,可以領略到作曲者、作詞者深厚的功底,曲子不長,歌詞有限,卻賦予豐富、深刻的歷史內涵。高度概括而不乏抒情色彩的詞,讓人擊節讚賞(我說過十分欣賞葛根塔娜的)。
      所以,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歌曲作品,也不應把它看成一般的流行曲。當然,韓老師的演唱也是一絕。如果看“天天向上”的現場演唱,有沒有留意到韓老師幾乎全程雙手握著麥克風(這很少見),可見他認真和投入的程度!(另,想起他演唱“嫂子頌”時那股子骨氣),至今我還想不出有誰可以把這歌唱得更好(純粹個人偏好,一笑)。

mengq2592 发表于 2014-11-28 09:36:54

:handshake解说的好到位。佩服佩服!

止舟 发表于 2015-4-1 19:36:57

2015/04/01補充:
      聽吧,這裡面有著靈魂痛苦而柔靱的吶喊,讓人反省生命的價值。我們必須批判那種卑惡的人性面,好讓人不論階級種族都得到應有的尊重。鑑古論今,如果戰爭最終無法避免,那是人類的悲哀;如果戰爭可以避免卻仍然發生,那是人作為靈長類的羞恥!
      人命如草芥?一不是的,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高貴的靈魂,“鳳凰追桐芳”,是人應該努力和堅持的方向。

止舟 发表于 2015-9-2 19:37:12

在特別的時刻重聽具特別歷史意義的歌曲:
http://www.hanleiclub.net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663&fromuid=232

我們有幸生活在相對和平的世代,戰爭似乎離我們很遠。但是,幸福非必然,戰爭的危機時刻存在。在這段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時候,讓我們緬懷歷史、思考生命、前瞻將來。勿忘國恥,自強不息,批判惡行,守護正義,才有可能達至真正的和平。

止舟 发表于 2015-12-13 11:23:58

音樂、歌曲的力量,遠比一時的口誅筆伐持久,因為它們會培植人心。
有時候,我們需要悲傷的情緒。12月13日,讓我們再次翻聽這首歌,為中華祈禱,為世界祈禱,凝聚念力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悲而不哀的“四十九日祭”